全国人大代表刘建军:鼓励原始创新,深化科企合作,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
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、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刘建军关注到品种同质化严重、遗传基础狭窄,以及种业科企合作紧密度不够等问题,提出关于鼓励种业原始创新、深化种业科企合作,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。
种子是发展现代农业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,种业是国家战略性、基础性产业。近年来,随着农作物品种审定政策的改革和种业企业的发展,农作物品种审定数量和品种类型迅速增加。但是,刘建军说道,与此同时,也出现了品种多、乱、杂及品种同质化严重和品种遗传基础狭窄、生产潜在风险较大等问题。
对此,刘建军建议尽快全面实施实质性派生品种(edv)制度,为种业原始创新提供制度和法治保障。据悉,为从源头解决种子同质化严重的问题、保护和激励育种原始创新、遏制种业创新低水平重复,2021年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》建立了实质性派生品种(edv)制度。2023年4月,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小麦、玉米、大豆攻关组启动实施实质性派生品种(edv)制度试点。刘建军表示,建立和实施edv制度是保障和激励种业原始创新的重大举措,建议尽早制定edv判定阈值、鉴定方法、收益分享比例和异议处理规则等具体实施规则和办法,并全面实施,用法治为种业振兴保驾护航,并出台激励和支持种业原始创新相关政策措施,促进种业原始创新,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。
此外,刘建军还注意到,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仍以农作物遗传育种为主,种业企业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,科研创新能力差,核心竞争力弱,科企合作紧密度不够、科企合作育种体系分工不明确、科企之间科研要素流动不畅的现象仍然存在。
刘建军建议,在农业科研创新用地审批、规模化育种基地打造、企业融资、种业创新项目申报、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,要进一步加大对种业阵型企业的扶持力度,特别是建立对种业阵型企业创新体系的稳定支持机制。同时,进一步细化科研人员兼职、离岗创新创业的实施细则和办法,把科企合作作为相关部门重要的考核内容,实现科研人员和优势资源向企业有效流动,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创新体系迅速壮大,有效支撑国家种业振兴。
编辑:郝锐敏